4月18日下午,24英语润之英才班第五次英语角活动在图书馆301教室举行。活动以“非遗文化游园会”为主题,通过趣味互动与知识分享,旨在增进同学们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了解,同时锻炼英语表达能力。24级英语润之班学业导师贺满足,班主任周敏,综合英语授课老师李双出席活动。

非遗文创——宣传画册
同学们在活动开始前领取了精心制作的宣传册,提前对本次活动有了初步了解。本次英语角聚焦于4种独具特色的中国非遗文化:中国麻将、苗族银饰、木偶戏和糖画。宣传册中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介绍,清晰地呈现了这四大非遗文化的概要,为同学们揭开了非遗文化的神秘面纱,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。

游园会——非遗文化的多元体验
本次游园会主要围绕中国麻将、苗族银饰、木偶戏和糖画四大非遗项目展开。这四种非遗文化虽各有特色,但在活动中都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呈现了其独特的魅力。
视频引入:每个非遗项目都通过一段生动的视频开场,麻将通过一位美国人与麻将的缘分,展现其跨文化魅力。 银饰通过展示多样的苗族银饰,体现其独特审美价值。木偶戏通过《花园宝宝》片段,展示木偶戏的童年趣味。糖画通过展示制作过程,呈现其技艺魅力。
互动讲解:主讲人结合视频内容,深入讲解每种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。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木偶戏的讲解中,主讲人手持六弦孙悟空木偶,化身非遗传承人,生动地讲述了木偶戏背后艺人的付出和艰辛,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非遗传承的意义。
趣味游戏:每个项目都设计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趣味互动游戏,如麻将的“快速识牌”“团队拼牌”,苗族银饰的“猜图案的象征意义”,木偶戏的“猜样式”“英文配音”,糖画的“电子转盘”,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实物体验:活动提供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实物,如实体麻将、银饰小奖品、孙悟空木偶、糖画作品等,让同学们通过触摸、操作等方式,获得真实而深刻的体验。
奖品激励:每个互动环节都设置了精美的奖品,如“麻将巧克力”“银饰小奖品”“糖画作品”等,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。

QA环节——知识碰撞
主持人通过趣味问答回顾了木偶戏、银饰、麻将、糖画四个非遗项目,同学们热情高涨,异口同声地抢答,展现出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。
游戏互动——欢乐与传承并行
猜灯谜环节结合传统民俗与现代互动,参与者们在五彩灯笼下破解谜题,现场充满欢声笑语。答对者可选心仪奖品,创新形式增强了趣味性和互动性。
投壶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,参与者专注投掷,箭矢入壶引发欢呼。幸运者根据投中数量获多次奖品选择机会,既考验技巧又充满惊喜,现场气氛热烈。
创意脸谱绘制环节让参与者化身非遗传承人。15分钟内,大家发挥想象力,在空白脸谱上创作,完成后互相展示,仿佛一场“非遗时装秀”,现场充满创意与欢乐。
终极谜题——非遗的完美呼应
在热烈的氛围中,活动迎来压轴环节。主持人带领全体参与者共同破解画册中的终极谜题,当“非遗”二字作为谜底揭晓时,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——这不仅是对谜题的解答,更是对整场活动主题的完美呼应。

活动成果:非遗与教育的融合
本次英语角活动以“非遗文化游园会”为主题,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和丰富的互动体验,成功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。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,更激发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。通过视频引入、互动讲解、趣味游戏、实物体验等多种形式,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魅力,这是一次活动育人的生动实践,展现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。
(责任编辑:廖嘉琰;审核:陈艳君)